有機廢氣的處理方法繁多,特點各異,常用的有冷凝法、吸收法、燃燒法、吸附法、膜分離法等。
(1)燃燒法。廢氣主要成分含有二氯甲烷,燃燒會產(chǎn)生腐蝕性氣體,燃燒不完全會產(chǎn)生二噁英,不適合采用燃燒法。
(2)吸收法。即采用適當?shù)奈談?如柴油、煤油、水等介質(zhì))在吸收塔內(nèi)進行吸收,吸收到一定濃度后進行溶劑與吸收液的分離,回收溶劑,吸收液重新使用或另行處理,采用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吸收劑的選擇。
(3)吸附法。吸附法處理有機廢氣工藝已廣泛應用,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多孔吸附劑的多孔結(jié)構吸附有機廢氣中的VOCs,且這種吸附過程多為物理吸附,當吸附劑吸附飽和后,再用熱空氣或者水蒸氣進行脫附,再生的吸附劑可以重復使用。商業(yè)化的吸附劑主要包括活性炭、活性碳纖維、介孔分子篩、樹脂吸附劑等等。吸附法較適合處理濃度為中低濃度的VOCs,具有很好的溶劑回收效果。
(4)冷凝法。主要利用冷介質(zhì)對高溫有機廢氣蒸汽進行處理,可有效回收溶劑。處理效果的好壞與冷媒的溫度有關,處理效率較其他方法相對較低,適用高濃度廢氣的處理。冷凝工藝主要用于高沸點或者高濃度VOCs的回收,但是其回收效率不高,運行成本較高,一般不會單獨使用,可用于項目的預處理。
(5)膜分離法。在壓力驅(qū)動下,借助氣體各組分在高分子膜表面的吸附能力以及在膜內(nèi)滲透速率的差異進行分離。采用膜分離技術處理尾氣,具有流程簡單、運行費用低;設備占地面積小、重量輕、便于安裝的優(yōu)點。但目前膜的分離效率較低、壽命較短,技術還不成熟,需謹慎對待。